公共资源
public resource
本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资源 > 本校新闻 >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轻之光”学术讲堂第九期精彩回顾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1日 访问量:

为提升学院专业品质,传递最新业界动态,弘扬进取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开拓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夯实人生的厚度、铸造人生的重度,12月10日至11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轻之光”学术讲堂继续向全院师生开放,共安排了两场线上学术讲座,让我们学不止步,与梦想同行。

“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总第23讲:

《枯木逢春再秋—中华传统木雕工艺》

12月10日下午15:00,“河轻之光”总第23讲学术讲座是由周文龙工艺美术大师带来的《枯木逢春再千秋——中华传统木雕工艺》。本场讲座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园田校区传播工程系刘俊娟副主任担任主持,300名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讲座。

微信图片_20221229192341.png

周文龙,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根艺美术师、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陶瓷产品设计师“优秀指导教师”、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监事会监事长。

微信图片_20221229192504.png

(周文龙大师讲座进行中)

周大师首先讲解了常用木料的基础知识,如金丝楠木、黄花梨、小叶紫檀的花纹特点、独特的香味和辨别方法等。通过展示木雕艺术作品,讲解了浅浮雕、立体雕和根雕的区别。讲座后半段,周大师通过镜头带领讲座师生参观了工作室里的作品,实际展示了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建议在木雕过程中将现代电动刀和传统手工刀相结合,更有利于做出优质作品。周大师建议同学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一门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艺术门类不会消失,只是缺少愿意沉下心来的高素质传统手工业者。所以希望同学们除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更要锻炼自己的心智与毅力,增强韧性和定力,要干一行爱一行。

讲座最后,同学们在评论区踊跃发言,积极互动,争相提问。同学们问到“在木雕艺术中什么是最难克服的”等问题。周大师认为木雕是做减法的艺术,最主要的是“熟练”,要让匠心在实践中沉淀。周大师的解答让同学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总24讲:

《设计思维暨鞋业原创设计》


12月11日上午9:00,“河轻之光”总第24讲学术讲座是由李运河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的《设计思维暨鞋业原创设计》。本场讲座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园田校区教务处南素芳处长担任主持,300名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讲座。

微信图片_20221229192723.png

李运河,二级教授,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我国鞋业教育开拓者,中国皮革行业“杰出人物”奖获得者,温州大学原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皮革协会设计师委员会轮值主席、浙江省鞋业产业首席专家、温州时尚学院院长、浙江省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历届全国真皮标志杯鞋类设计大赛专家评委、《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杂志编委、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中国皮革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历届浙江省皮鞋设计大奖赛专家评委,温州市鞋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微信图片_20221229192820.png

(李运河教授讲座进行中)

本次讲座,李运河教授娓娓道来,从问题提出、设计思维、设计实践、路径探索四个方面展开讲座。首先,李教授介绍了我国鞋业发展历程、我国设计发展历程三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对设计的影响,并剖析了品牌和设计的关系,行业品牌需要提升,要突破原创设计,创建世界品牌。其次,讲解了设计思维的起源、定义并详细阐述了设计思维五步法(共情、定义问题、创意、原型、测试)、深刻剖析了如何培养(学习)设计思维、如何使用设计思维的方法。最后,李教授以“百丽鲸鱼鞋原创设计”等真实案例阐述了运用设计思维进行设计的流程,用实践案例剖析原创设计的突破路径。李教授认为鞋业原创设计不仅需要有艺术和文化内涵,也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持。
讲座最后,同学们踊跃发言,与李教授进行交流。有同学提问“原创设计中最难解决的是什么?”等问题,李教授解释原创设计要在一定技术条件约束下创新,要针对需求调动各种要素,充分和对方不断沟通达成一致,获得认同。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原创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21229193026.png

(我院师生在评论区提问,并对李教授表示感谢)

今后,“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将持续开展,内容涵盖学院各个专业,力图为全院师生营造高品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24365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资讯

招生就业网

电话咨询

2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