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
public resource
本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资源 > 本校新闻 >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轻之光”学术讲堂第三期精彩回顾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 访问量:

HNLIVC 


       为提升学院专业品质,传递最新业界动态,弘扬进取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开拓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夯实人生的厚度、铸造人生的重度1029日至30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河轻之光”学术讲堂继续向全院师生开放,共安排了三场线上术讲座,让我们学不止步,与梦想同行。


7

 “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总第07讲:

北宋官办汝窑的前世今生

   TUTORIAL 7

        10月29日下午15:00,“河轻之光”总第07讲学术讲座是由汝州市汝瓷研究院赵俊璞院长为我院师生带来的《北宋官办汝窑的前世今生》。本场讲座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院长魏小杰教授担任学术主持,300名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讲座。

b02060de52bd43f1267ba737c854a5cc.jpg      

        赵俊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学士,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汝州市汝瓷研究院院长,共青团河南省创业导师,汝州市汝瓷小镇管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汝瓷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获得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二届平顶山青年科技奖,河南之星陶瓷设计大赛金奖,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大地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金奖等荣誉奖项。


cc44c66f235b26daf9a31d1ca098f08e.png

赵俊璞院长讲座进行中


       赵俊璞院长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入浅出的话语,向我们讲解了汝窑的起源、历史、特征、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带领同学们从一件件汝瓷中感受器物的灵魂,体会汝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清淡意境。


       赵俊璞院长讲课生动有趣,讲座过程中频频与师生线上互动,师生们无一不被赵俊璞院长的激情讲述所感染,在场的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立志要以赵院长为榜样,刻苦学习,精进技艺,未来扛起汝窑创新发展及中原陶瓷复兴的重任。


8

 “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总第08讲

汉字之思与书法之美

    TUTORIAL 8

      10月30日上午9:00,“河轻之光” 学术讲座总第08讲《汉字之思与书法之美》开讲,主讲人李逸峰。本场讲座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鑫苑校区)教务处处长孙蕊教授主持。

2d843d8985d41f4cc2e8e3a7daaadda6.jpg

       李逸峰,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书法》杂志副主编,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高校美术学教指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致力于书法教育、敦煌书法与宗教艺术研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论文入选全国第七届、第十届学讨论会(第十届获最高奖)与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李逸峰教授娓娓道来,先后讲解了甲骨文、拓片、金文、石鼓文、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等文字以及字体的特点,追溯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展示历代杰出书家的优秀书作,深入浅出地溯源汉字发展的历程,为大家形象生动地解说为何“书为心法、书为心画、美在心中”,古人用心铸造书写之法,书法可以表达思想情感,书法家们不同经历与性格造就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也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李教授也展示了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书法之美,诸如“风月无边”“杜甫草堂”“新华书店”等题字。
       李教授认为,汉字蕴涵祖先的无穷智慧,书法传播了汉字的智慧与美,汉字之思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书法之美是书写文化的结晶。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爱好书法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受到了书法的特殊魅力。

a0945ab87f8063eda0b800b6b32254f5.png

(讲座开始,李逸峰教授娓娓谈来,追溯汉字发展的历程)


6849c6a475377b5a3ee66299e355cc03.png

讲座中,同学们在留言区积极和李教授互动


2f5b9788cbfc69a78272c825e2f95ffd.png

李逸峰书法作品)


9

 “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总第09讲

《博物馆的N种打开方式

    TUTORIAL 9

       10月30日15:00,“河轻之光”学术讲座总第09讲《博物馆的N种打开方式》开讲,主讲人汪瑞,本场讲座由孙蕊主持。

ba96d9201a01ad5237e9f9b3d7914d77.png

汪瑞,1975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现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导师。
 2006年获Onassis Foundation博士奖学金赴希腊学习一年。2009至2010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遴选入首届“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公派赴希腊进行学术研究;2016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课题为法国近现代美术研究;2022年度克里特大学历史与考古系及爱奥尼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UNESCO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三联中读2020年“博物馆观看之道”系列精品课程希腊专题主讲专家。个人著作《回到秩序:西方早期现代艺术中的古希腊元素》、译著《金子——一部社会史》,《艺术怎么一回事》、《毕加索传(卷三)》、《如何读解希腊陶瓶》、《儿童艺术大书丛书》,   合作译著有《现代性的视觉政体》、《艺术史写作原理》、《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艺术、欧洲文艺复兴及20世纪早期欧洲现代艺术。

       这是一场有温度的讲座。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博物馆?每个人都带着问题而来,而汪瑞老师的讲座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汪老师从经典范式、普遍规律和艺术传承三方面带领我院师生由线上走进希腊、罗马、佛罗伦萨、巴黎等世界著名博物馆,饱尝精美的文化盛宴,引领大家学会凝视和对话,通过学习让视界达到更宽广的疆域。汪老师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知识讲解中,用动心动情的讲述为大家分析博物馆珍品,带领大家培养对博物馆的真诚热情和文化依赖,使师生们从整体、细节、尺度、环境等不同的角度精读博物馆,感知其中蕴藏的经典范式和优秀标准,领略不同方式下打开博物馆的魅力与趣味。在讲座的互动交流环节,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王剑丽教授进行了精彩评议。


       汪瑞老师认为: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搭载人们通往过去的高速快车。博物馆是深藏的历史,是神藏的密码。博物馆也是时间这个容器透出的一束光,让人们烛照自我,发现未知。而与它相连接的不同方式,成为每个人打开博物馆的唯一密码。但也正是如此,才展现出人探知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此次汪瑞老师重回她21年前曾经工作过的学院举办线上讲座,自述心情难以平静,意义非同寻常。离开学院到外地读书工作,这些年走过很多的路,人生即是在不断的出发与归来之间螺旋上升。在讲座的最后,汪瑞老师寄语河轻青年学子:“心之所至,未来可期。” 

5c363144d5ffa154c0e3589dda6aad67.png


67dde0ce71d5016e096a0cd5cabe8404.png

(汪瑞老师的讲座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今后,“河轻之光”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将持续开展,内容涵盖学院各个专业,力图为全院师生营造高品位、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24365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资讯

招生就业网

电话咨询

24365